《包饺子作文》生动描绘了包饺子的全过程,包括挑选食材、擀皮、包馅等。作文充满了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的温馨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了包饺子的乐趣和美味,勾起了对美食的味蕾回忆。
包饺子作文 篇1
春节期间,大家都有活动,我也不例外。使我最记忆犹新的是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在阳台上包饺子。
天渐渐有些暗了,爸爸把和好的面和拌好的馅儿放到阳台上,再把面板平放,招呼我和母亲:“包饺子喽!”我赶忙跑过去,爸爸已经开始擀面皮了。我也赶紧洗手准备包饺子。
我先把一张面片轻轻放在手上,另一只手再拿起勺子,把馅儿舀到面皮里,最后再把面皮捏紧,哈哈!一个饺子大功告成了!我越包越起劲,渐渐的,馅儿放的越来越少,饺子边捏得越来越宽,一放到面板上就倒了。这时,母亲对我说:“不要着急,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看,先放一些馅儿,量要适中。还有,边儿要捏得窄一些,像这样。”
母亲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做,果然,饺子立住了。我想:既然包饺子不能快,那就放饺子快些吧。于是,我包完就随便往面板上一扔。母亲说:“不要乱放饺子,这样占得面积会很大,放不了几个饺子就满了,而且做事要认认真真,规规矩矩,不可以这么随意的.。”我听后懂得了,放饺子和做人做事是一样的。一会儿,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饺子皮老是包不住。爸爸看了一下,说:“放馅儿应该放在中间,放到边上的话,菜里的汤会沾到边上,就不容易捏住了。”“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饺子包完了,爸爸把饺子放到滚开的水中,不大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饺子就上桌了。我发现里面有三、四个饺子煮“开花”了,原来是我没有把边儿捏紧的缘故。原来包饺子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包饺子作文 篇2
今天,我在家跟着奶奶学包饺子。
我专心致志、一步一步地跟着奶奶学习,只见奶奶先擀好饺子皮,然后我拿起饺子皮放在左手上,右手用勺子挖一些馅儿放在饺子皮上,右手放下勺子,把饺子皮两边捏在一起,奶奶说:“两边一定要捏紧了,饺子才不会烂。”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
看着我亲手包的饺子下锅,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包饺子作文 篇3
不同年龄有不同乐趣,每一个人喜欢东西也不一样,孩子们觉得玩是最高兴,年轻人,成年人追求物质上面享受,在春节时候我有一个乐趣就是包饺子。
过年也是每一个孩子都很期待,过年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吃好多好东西,今年过年我在姥姥家里面,我很高兴。
大年初一,我起得很早,外面已经老早就响起了鞭炮声,姥爷和舅舅拿着大盘跑到门口去放,我捂住耳朵不敢出门,外面还下着小雪,过一会儿家里就来了客人,后来我和舅舅去给姑姥爷拜年,回来之后客人也走了。姥姥把下好饺子盛出来,大家一人一碗。
大年初二那一天,姥姥说家里面有客人要来,我们需要多包一些饺子,我跑到姥姥身边我是包饺子吗?我也想宝,但是俺姥姥摇头没有答应我,可是我却没有听姥姥话,偷偷拿了一个饺子皮学着大人样子,把馅弄进皮里,但是,我就是怎么也包不住。我只包了两个,还是被姥姥发现了,我就不再包了,客人来了在我家吃饭,姥姥整了一桌丰盛菜,我看了之后,可以想象很好吃,好了,可以盛饺子了,我是自己盛,我舀了我包那两个饺子,太好吃了。
初六那一天妈妈来把我接走了,我回到了家,妈妈说:“包饺子吃吧!”我说,嗯。我去超市买了馅,回到了家里,妈妈和好了面,妈妈擀面皮,不一会儿,一个又圆又薄面皮就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就上洗手间洗洗手,洗好了手之后我就包饺子了。我把包好饺子放在案板上,与妈妈包好相比较。呵,妈妈捏好饺子一个个挺着将军肚,活像个打了胜仗大将军;而我呢,还没上战场就趴下了。
每一年春节包饺子是我最高兴事情,也是我觉得最有趣事情,我希望每年春节我都能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感受到家庭温暖。
包饺子作文 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知不觉间,时间又从缝隙里溜走了好多,春节又一次到来了。
从来都不愿动手的我,这次想要包饺子了,看妈妈包出的'饺子又大又圆,满不甘心的我嘟囔着说:“那我们来比比看谁包的饺子好?”我向妈妈下了战书。妈妈毫不犹豫的地说:“行啊,我也正想见识一下你的手艺呢。”
只见妈妈动作顺畅的用筷子夹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不多不少,再轻轻一捏,一个饺子就出现在我眼,妈妈的动作就像一个专业的厨师那么娴熟。
看到妈妈包的那么好,心里不甘心:我一定能包的比妈妈好!我左手拿着面皮,右手拿着筷子夹了一些馅儿放在面皮上。我把面皮合起来,一捏,手粘糊糊的。不好,馅儿从左边冒了出来,我赶紧拿一张面皮贴在了左边捏好。我刚要捏右边,糟了,馅儿又从右边露了出来,我立即又拿一张面皮贴在了右边补上了缺口,把它捏好。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共用了三张面皮总算包了一个特大号的饺子。我把它放在面板上,它却像个懒汉似的趴着不起来。我只好对它采取“暴力”——用两指把它使劲地按了一下,它才肯坐起来。呵!还挺着个大“将军肚”,滑稽极了!逗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该包第二个饺子了,这回可得吸取教训了,我只放了一点点馅,包完后一看,肚子扁扁的,是个典型的“瘪三”。马上要放弃的我,在想起妈妈略带挑衅的眼神下,我拿起面皮,用筷子夹克了些肉馅放在面皮上。这次的的馅既不多也不少,可皮还没对齐,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猛地一捏,一个“丑小鸭”就“诞生”了。
对于这第三个饺子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转头一看妈妈已经包了整整一个面板,上面的饺子一个个圆润饱,昂首挺胸地立在上面,和我包的简直天差地别。
于是我下定决心,接下来千万不能再出差错了。我拿着面皮,小心翼翼地夹馅、合皮、捏啊捏……“丑小鸭”终于进化成“白天鹅”了!我的“杰作”赢得了爸爸妈妈的赞赏。
饺子包的差不多了,该下锅煮啦,妈妈把饺子放下去,饺子就像跳水运动员,一个个跳下沸腾的水中,在水中翻腾着,过了一会儿,“白天鹅”们鼓着肚皮漂了上来,妈妈把他们邀舀进碗里,我吃的津津有味。
虽然这次比赛我输了,但是对于万年不动的我来说,学会了一项技能却是无比喜悦。
包饺子作文 篇5
早晨,我刚起床,看见姥姥买回了许多的`菜:香菇、白菜、葱、羊肉……我好奇地问:“姥姥,买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先包饺子啦。”姥姥说。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以前,虽然常常吃饺子,可从来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今天正好让我小试牛刀一把!
吃过早饭,全家人就开始忙了起来,姥姥调好饺子馅就开始和面、擀皮。等一切准备就绪,爸爸妈咪开始包起饺子,只见他们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摊平,然后夹了一些馅放在上面,把两边对齐轻轻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学着妈咪的样包了起来,结果刚上“战场”就败下阵来。我把我包好的和妈咪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妈咪包的饺子饱满、结实、整齐,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个“伤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伤”、有的……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我只好向妈咪虚心求教,妈咪看了看我包的饺子,告诉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为馅放得过多或过少,包的时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听了妈咪的话,我又重新开工了,根据妈咪指出的原因,终于亲手包成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大饺子。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爸爸给我讲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相传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当他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听了爸爸的讲述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人们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了。
第一次包饺子,不仅使我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让我明白了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真是一举两得呀!
包饺子作文 篇6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除夕包饺子正是我们过年的传统习俗。中午我看见妈妈在包饺子,就也想试着学一学,包一包。
首先,我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一块块,就直接开始用擀面杖擀皮。可是我擀出来的皮不仅形状不规则,而且还特别容易破。我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跑去问我家的“百晓生”:妈妈,妈妈听后,笑着说:“你呀,要先把小面团搓圆,稍微压扁一些,再一边擀一边转动饺子皮,另外还要让饺子皮中间厚,四周薄,才不容易破”。我按照妈妈的说法重新擀了一个饺子皮,哇,果然又圆又结实!
饺子皮擀好后,就开始包饺子了。包第一个饺子时,我把馅儿放太多了,饺子皮怎么也合不起来;包第二个饺子时,馅儿又放的太少了,看起来就只有一块软塌塌的饺子皮,连馅儿也没有。直到包到第三个饺子时,我才明白:馅儿要放在饺子皮中间,量要适中,不能多也不能少。放好馅儿,我把饺子皮折叠,用两只手的虎口一捏,一个“大胖小子”就出世了。它裹住了吉祥,包住了我对新年的祝福。妈妈还准备了三个消毒好的硬币,把它们也包进了饺子里,这三只包着硬币的饺子就是我家的“幸运饺子”了,据说吃到“幸运饺子”的人会在新的一年里鸿运当头呢!
饺子煮好后,我迫不及待的夹了一个尝尝,啊,太美味了:饺子皮韧劲十足,馅儿也咸淡适宜。和家人围在一起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说着祝福的话,是我这个新年最开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