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节的作文》展示了我对中秋节的思考和感受。文章描述了家人团聚、月饼飘香、赏月等传统习俗,表达了对亲情、团圆和美好祝愿的热爱。通过作文,我希望传递中秋节的文化意义和重要性。
写中秋节的作文 篇1
中秋节到了,我们一家子就兴冲冲地跑到乡下外婆家过中秋。因为表妹也来聚会,我更是欣喜若狂。在这儿,没有城里的约束,只有乡下的自在;没有城里人的紧张,只有乡下人的悠闲:没有城里人的冷漠,只有乡下人的热情。三天中,我尽情地释放出自己的快乐。
花趣
乡下,绿草如茵,花开不败,没有一丁点儿的刻意。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怎么看都觉得是那么有韵致,美得如同一幅写意画。
年幼的我们无心欣赏,笑着闹着奔向一簇簇鲜艳的花儿,迫不及待地摘下几朵,又笑着闹着把它们插在马尾辫儿上:还有的把它们编在头上,当花环;更有朋友异想天开,把花瓣一片片摘下来,抚平,再抚平,说是可以贴在脸上做面膜呢……
稻香
尽管已是中秋,但乡下最多的颜色还是绿。草儿、树儿是绿的,豆荚也是绿的,尤其是那成片成片的稻田,更是透着一种喜人的绿。毕竟到了中秋,走近看,你会发现稻尖儿都泛起了点点金黄。风儿一吹,稻浪滚滚,未熟将熟的稻子便散发出一阵阵的稻香……
前几天,田里刚放了些水,虫多了,蛙也多了。晚上睡觉时,蛙声更是此起彼伏,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啊。
我们呢,也像乡下孩子那样,撩起裤管,撸起袖管,在水沟中抓泥鳅,在岸上钓田鸡……弄得一身泥,但还仿佛着了魔似的往田里跑,欢声笑语连成一片……
人闲
乡下人憨厚朴实,邻里和和睦睦。在这儿,不管家里有没有人,都会把大门敞开。邻居过来借块姜,或是放上几块刚蒸好的方糕,都是常有的事儿。如果关上门,一定是出门了,有一段时间不回来了。不然,门啊,总是不上锁的。
在乡下,最热闹的时候要数早晨与傍晚了。清晨,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到井边吊水的,到河边洗衣的,在田边寻菜的,打招呼问好的,夹杂着鸡呀、鸭呀的欢叫声,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傍晚,人们陪着夕阳回家了。家家屋顶上便笼罩着一层炊烟,飘飘悠悠的。开饭了,小方桌端到了露天。今天张家吃馄饨,请邻居端着碗都来尝尝;李家烧了一碗红烧鸡,邻家小孩围着桌子不走了。小猫小狗都安详地蹲在桌脚边,一会儿准有好吃的留给它们。吃吃喝喝,拉拉家常,一顿晚饭吃上个把小时不稀奇。我和表妹则放肆地穿上溜冰鞋到处串门儿。
乡下的三天,来得欢畅,压抑的心情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满足与欢乐。
写中秋节的作文 篇2
"他知道今晚的露珠会结霜,家里的月光会多明亮啊!"。转眼间,今年的中秋节快到了。每次我们庆祝这个传统节日,成年人都会坐在自己的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我不明白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今天,我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我问妈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母亲总说:“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带领汉人反抗元朝的暴政,同意8月15日起来,互相赠送月饼,在纸条里发消息,纸条里有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妈妈问:“你还想知道什么?”我又问:“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母亲耐心地回答:“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视满月为团圆的象征,故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书。古往今来,人们常常用满月和缺月来形容喜怒哀乐。”
今天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其中我最喜欢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正是赏月的好时候啊。我们一家在后花园,一起坐在摇摇椅上,摇椅缓慢地荡着,格外舒适。我望着那宽阔的星空,看着盘子似的圆月。我发现,在月亮和星星的衬托下,圆月显得十分漂亮。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我看了看亲人的脸,想着:“在今晚这团圆的好时刻,有些孩子的家人去外地打工,不能团聚在一起过中秋,他们是多么的孤独,多么可怜啊!我跟他们差距多么大,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孩子啊!”
我拿了一个桂花月饼,一大口咬下去,慢慢的嚼着,品味着桂花的味道。我看了一下月饼的馅儿,看到了桂花那粉嫩嫩的花瓣,我闻了一下,一阵桂花的气味扑鼻而来,我的心都甜了。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
写中秋节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这天晚上人们都要一家人团聚,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中秋节晚上,妈妈准备好各种口味的月饼,我端了几把小板凳,搬了一张桌子,和爸爸、奶奶开始一起赏月。哇!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好像一只白玉盘,又好像一个美味的月饼。妈妈说:“你看,月亮上好像有身影在晃动呢!其实关于这个身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南天门的吴刚和月宫里的嫦娥很相好,玉皇大帝知道了很生气,便让吴刚去砍一棵名叫“月亮树”的树。吴刚用了半年的时间快要砍到这棵树了,玉帝派了一只乌鸦叼走了他的衣服,吴刚把衣服追回来后发现“月亮树”又恢复了原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刚永远都看不倒这棵树。”其实关于月亮还有许多美丽的诗句,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我不禁吟诵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观赏完月亮,我们就准备吃团圆饭了。爸爸说过中秋节要吃红烧鹅,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吃红烧鹅,但我猜还应该是团圆的意思。首先要吃月饼,然后吃水果,中秋节就应该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外公和外婆。往年的中秋节我都是和他们在一起过,今年不知道他们的节日过得怎么样。我躺在床上,透过窗户,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够带去我的思念,在睡梦中能够见到外公外婆。
写中秋节的作文 篇4
中秋那天,我放学回到家,妈妈告诉我说,她在路上,看到广场上摆了许多桌子,估计今天晚上有晚会看。
我回到房间,抓紧时间做作业,因为妈妈说做完作业才能去看晚会。我飞快的挥着笔,终于在妈妈做好饭之前把作业写完了,我高兴得没法形容。爸爸回来了,我们一家开始吃晚饭,我问爸爸去不去看晚会,爸爸说去,我乐得脸上笑开了花。
吃完晚饭,我们就走出家门去广场了。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后来,爸爸看了一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快点走吧!”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很快,我们就走到了广场。那里已经全部布置好了。我看到广场中间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上面放着各种水果:桔子、香蕉、苹果、柿子,还有瓜子。当然,桌子上还少不了放着月饼。广场周围围了一根白线。白线那里还站着几位民警。他们在放哨,维持秩序。房子上挂了一盏又一盏灯笼。走道上都挤满了人。啊,好热闹啊!
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地方,站在那里等着晚会的开始。导游领着各地游客入席了。外地的游客来得还真不少,有新加坡的、香港的、马来西亚的……
过了好久,晚会终于开始了。这时,台上出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他们先向游客问好,然后说了一段话,最后宣布武术表演开始。只见一位表演者两脚一翻,双手握拳,一阵拳打脚踢,一套武术便表演完了。观众们立刻鼓掌表示赞赏。接着表演的是舞单刀,只见那单刀挥舞起来好象只有一个影子。不一会儿,单刀表演结束了。接着,上场的人有表演舞双刀的、有表演舞金箍棒的、有表演双打的,那舞金箍棒的可真是绝了,那个人大概四十出头,是一位有点年纪的人。他拿着金箍棒舞动转圈,又在身体周围转圈,竟然用一根细小的手指转动那根金箍棒。他的表演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喝彩声。
武的玩完了,又来玩文的。主持人说:“光台上精彩还不够好,台下也要来点儿精彩的才算好。”说着他请两位游客来了一个男女合唱。接着,一个游客上台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接下来台下观众中有些人上台去表演了一个大合唱。
最后,投资总裁亲手抽出了一、二、三等奖,还有一个特等奖。发奖后,由一些阿姨们表演了一个她们精心准备的舞蹈《大丰收》。这一个快乐的晚会在音乐声中落幕了。
回家的路上,因为刚才站太久,我的脚有点麻又有点痛,但想到看到这样好看的赏月晚会,就觉得值得了。我想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去参加的。
写中秋节的作文 篇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算相隔天涯也能共同赏月。中秋节,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它使我与两地的亲人在一天里团聚了。
太姥姥家在铜川镇。刚到十一点,我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一想到能见小姨,我兴奋得不得了。下车却不见小姨身影,询问才知,学校只放一天假,不准出校园,心里莫名的有些失落。房子里传出一阵阵香味,老姨正在那里娴熟地撒料、炖肉。炕上坐着许多的亲人,吃着香甜可口的水果,聊着天。这其乐融融的气氛真令人欢喜。太姥姥已年过八十,身体有不舒适是常有的,可今天看起来却神清气爽,神气十足,她一定是在为子女们的到来而感到高兴吧!就连喝的水也感觉比往日里甜了许多,饭菜也比平日里香了几倍不止,我想这应该就是生活的甜蜜吧!
下一站达旗——奶奶家。傍晚,我与爸爸把切好的西瓜与水果盘摆上桌。被切成花形的西瓜,一个个绿色的小角向上顽皮地翘起,各式各样的水果,整整齐齐地坐落盘中,再加上最前面小鼎中点上的三炷香,一切都是那么的适宜,看着这些为今晚的明月准备的美食,我的思绪早已飞向那个古老的神话,“爸爸,为什么要献月?月亮真的能迟到吗?……”,一个个疑问充斥着我的大脑。正当我们说的起劲时,一辆黑色轿车驶入,“嘭”的一声,炮竹响了,只见爷爷正在门口招呼着姐姐。看到姐姐,我激动地冲出小院抱住了她,我们紧紧地相拥着,仿佛这一抱要抱尽这几个月的相思。
晚上我们吃了团圆饭,妹妹淼淼也带给了我们不少欢乐,她蹦蹦跳跳的为我们表演,活跃了气氛。
饭后我们一起在小院里赏月,十五的月亮果真又圆又大又亮。天还不怎么黑时,只见它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羞涩地半掩者微红的面孔,散发着微乎其微的光。就在我们伴着妹妹的表演聊天叙旧时,它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大玉盘”似的慢慢向正空移去,那微光变强了不少,几近洒满大地,漂亮极了!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身居月宫的嫦娥仙子是否正在想念丈夫?吴刚是否还在伐木……
就这样我们在幸福中度过了美好的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