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作文》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独特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等。作文彰显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凝聚着浓郁的民族情感与团结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篇1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行的样貌,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阿,之后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这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最具特色的要数端午节。浓浓的粽香,欢乐的加油声从龙舟上飘来。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最令人兴奋的是包粽子。记得有一年端午节,我们全家都来包粽子,可热闹了!第一个出场的,便是我们家的主力骨——妈妈。只见她手拿三片粽叶,把它转成一个圆锥形,再拿一个勺子添上生米,嘿!还别说,可真有种端午节的气氛呢!妈妈熟练地把粽叶多余的部分折起来,再缠上粽线,瞧!一个小小的“特种兵”,多么可爱!我们也迫不及待的模仿着妈妈的样子,包了几个粽子。当妈妈看到我们给她包的“惊喜”时,简直笑到直捂着肚子,可不是嘛!这哪里是粽子啊!有的像个方盒子,有的像个“金字塔”,有的像小鸡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个“粽子”,足足用了六片粽叶呢!里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满了粽叶,并用线密密麻麻的缠满了,虽然看起来不大不小,刚刚好,可里面却只有一小口粽子,真是名副其实的“外强中干”呀!
当妈妈在蒸粽子时,我和弟弟等着吃粽子,而爸爸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粽子的来历。原来在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当时楚国和秦国的关系并不和谐,不久,秦国攻占了楚国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议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阴谋,告诉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后来楚王因为不听,却死在了秦国。屈原知道楚国将要灭亡时,万念俱灰,跳入了汨罗江。人们知道后,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还有的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尸体免遭动物的伤害。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称之为“端午节”。其实,端午节就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我们刚听完这个故事,忽听外面不停的“加油”声,原来是龙门村,魏高村在举行端午节划龙舟比赛。只见龙舟上坐满了人,大家头戴官帽,身穿运动装,手持木浆,兴奋无比。只听一阵鼓鸣,几条龙舟齐头并进,加油声此起彼伏,个个眼睛瞪得溜圆,鼓起腮帮,使劲地划。村民端着早已准备好的粽子,迎接胜利的一方。其实,赛龙舟也是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
家乡的端午节多么有趣啊!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武穴尝尝这美味的粽子,观赏赛龙舟吧!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篇3
端午节作为传统民族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在北方和南方对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看着南方的亲们分享的端午节趣事,我觉得特别的新鲜,有那么多习俗,那么多娱乐项目,可能是屈原是南方人的缘故,在北方就没那么好玩了,我仅有的一点印象就停留在小时候,看着大人这一天如何过。
在我们这里最隆重的节日要属春节和中秋节,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节日。就比如清明节,我们这里就是吃煮鸡蛋,插柳条,有的还会擀单饼,用饼卷鸡蛋吃,就是这么简单。端午节老百姓常是门上窗上插艾草,用鲜艾叶放了盆里洗澡洗脸等,据说是防蚊虫,辟邪祛病,然后就是吃粽子,包粽子的也很少,几乎全都是买的
记得端午节这天很早就有人推着车子在大街卖粽子,这天粽子格外贵,换作平时街上也没来卖的,吃粽子的人少之又少,每人差不多吃两个就饱了,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烙记,不像南方每家每户包的粽子一盆又一盆,一锅又一锅~~所以让我这个北方人包粽子很为难
哈哈,一说今年我要包几个粽子,家人都表示那么麻烦,能吃几个,还是买吧~~看得出家人都不感冒这玩意,那也就象征性一下吧~~我是不会告诉你我只包了十个的,而且两种包法,就一种能看得过去,哈哈!
对啦,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给很小的小孩子戴五色绳,让家里老人搓起来戴了手腕脚腕脖子上,记据说等下雨的时候剪下来冲掉保佑无病无灾之类的说法,我小时候戴到五六岁~~哈哈
没有划龙舟,没有雄黄酒,也没有端午祭祖的习俗,我们的端午节好简单,感觉跟着法定节日蹭假期一般哈哈~~感谢屈原大人~~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篇4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每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都要到乡下去和爷爷奶奶过端午节,到了乡下那里的天蓝蓝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绝活,首先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再准备好糯米、红豆、枣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块用酱油等材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就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篮子粽子包好了。然后,再把它们放到锅里煮熟。
这时,我就专门盯着锅,没多长时间,从锅里飘出一阵阵清香,这股袅袅升起的热气浓香扑鼻,啊!我已经忍不住流口水了,打开锅,拿了一个来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烫到嘴了,爷爷看着我这样着急的吃着粽子,笑着说不要着急慢点吃,可是,我怎么不着急呢?那么好吃的粽子。看来我的馋嘴还没变呢?
记得有一次,也是端午节。奶奶照样也做了很多的粽子,我和弟弟比赛吃粽子,那粽子滚烫滚烫的根本没法吃,但为了好吃的粽子,为了赢,我豁出去了,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两根烤焦的火腿长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很悠闲的唱起歌来了,这下可把我气坏了,我看了看篮子里的粽子只有一个了,我拿着最后一个粽子慢慢的吃,这时弟弟看看装粽子的篮子,啊!粽子已经吃完了,哈哈!胜负已定。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篇5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