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作文》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叙述具有情节、人物、场景的故事来展现作者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作文主题多样,可以是真实经历、虚构故事或寓言。通过写作,作者可以传达思想、情感,引发读者共鸣,展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文学才华。
一个故事作文 篇1
鸟窝似的乱蓬蓬的头发,四四方方的脑袋,一双黑而亮、像鹰似的眼睛,紧抿的嘴唇,眼神不怒自威,厚敦的身材又让他自带喜剧色彩,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因其操着半个东北腔,江湖人称“小东北”。
他的教学风格特别。经常叮嘱我们提高上课效率。对于课文学习,他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提前预习,把课文读上四五遍,写出生字的拼音、词语的注释,分出段落,标出段意,找出修辞,处理完课后练习,讲课前他会检查我们的预习情况。一旦发现我们敷衍了事,奖励便会接踵而至---写作文。
记得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易错字,说这些字一定要注意,还让我们照着他写的多写几遍。我们面面相觑,他写的字看起来怎有点别扭,再仔细一看,嘿,全写错了!是将错就错,维护老师面子,还是直接说出?一时之间我们鸦雀无声,教室里静得出奇,仿佛针儿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
“老师……”一道弱弱的、蚊子似的声音响起,充满了不确定——不知哪个“出头鸟”出声了——但老师根本没听见。另一个同学急了,干脆的说道:“老师,您有个地方是不是写错了。”站在窗边紧皱眉头的他闻言猛地转过头,“啊?是吗?哪里错啦?”老师的这诧异的表情,把全班同学逗乐了,我们都放开胆子,“您那个字写错了。”“对,还有那个。”“那个字左边不是那样写的。”老师闻言竟笑了,咧开大嘴,迈着大步走到讲台前,诡异地说:“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和它相近的还有哪几个?”全班打了鸡血似得沸腾起来,叽叽喳喳的抢答,老师笑眯眯的按着我们说的去写。这种被认同的、可以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感觉可真好,尤其是看起来凶巴巴得、颇有威望的老师的错误。老师改完后,俏皮的一笑,开玩笑似的说:“嘿,你们做的不赖啊,比我厉害多了!”全班被他的爽朗的笑感染,也一起大笑。那热闹的气氛,那畅快的笑声,那被认同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记着。那晚的日记,我们上交的最齐。
他写作的方法更特别。他要求我们做人要做真人,作文必须写真事,情感抒发必须真实,我们一旦被发现日记造假,不仅要重写一篇,而且追加一篇为什么造假,用三种描写,三种修辞,写出自己的真实收获。这让本身对作文头疼的我们叫苦连天,抱怨情绪这日记中完全展现出来。他也不生气,也不辩解。哪知道一年下来,我们的文章能在《语文报》《作文》这样的刊物上不断发表,我们明白了,也服了,变得乖乖听话了。他用这把严厉的刻刀抠掉了我们身上的缺点,雕刻出了我们的自信。
只要是中华传统节日,尤其是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等节日的猜灯谜、做饭、包粽子、给长辈洗脚等活动必须有照片为证。他每天都会在家长微信群内发一些段落语言让我们抽空积累,每一个段落都是一段人生感悟,都是一次对追求梦想的激励。他经常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的时间带我们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实践基地,走访贫困家庭,常山骑行,参观老物件……每一次活动,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真切的体悟生活。
秒针、分针在不停的奔跑,关于“小东北”的故事在不断上演,他是故事的设计者,我们是故事的创造者,写作者。
一个故事作文 篇2
在繁华城市的角落有着一个乞丐,他天天就在那个角落里靠着乞讨度日,他衣衫褴褛,眼神里散发着对生活的迷茫。
这天他肚子很饿,有个有钱人给了他10元,他高兴极了,走到大街上,准备买一些面包充饥。他的身体欲望瞒不过他的眼神,他站在玻璃窗外看着这些面包,眼里充满了渴望,可路上的行人纷纷都用嫌弃的眼神看着乞丐,连连说:“噫~他好臭好脏啊,孩子别靠近他!”“这人太臭了,是从垃圾堆里出来的吗?”更有人夸张地做着“呕吐”的动作,仿佛看见了不得了的事情,乞丐并不在意,径直向面包店走去。
进入面包店,其他顾客都离他三四米远,并大声对老板说:“你这当老板的怎么回事,这种人都让他进来,我要投诉,真的是!”这时面包店传来哄堂大笑,老板连忙说:“对不起,但客人就是上帝,他是上帝,你也是上帝,我们要一视同仁嘛。”乞丐要了一份最便宜的面包,一看价钱:15块,他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才14呀!还差一元,乞丐顿时犯了难,怎么办,这附近只有这一家小吃店,我又买不起,我……还是走吧。
老板看出了他的心思,连忙拉住他说:“别走,你缺的钱我来补上吧!说吧,缺了几元?”
“嗯……一元。”
老板毫不犹豫的替他补上了还带他到了一个位子,乞丐忙说:“谢谢老板,我……挣了钱一定还您。”
“不用了。”老板微笑着说。
二十年后,老板的面包店因个人原因欠账,快要倒闭的面包店成了他头疼的问题。突然有人敲门,打开门,老板一下就认出了那个人,是当年的乞丐,如今他已经换上了帅气的西装,简直是容光焕发。
乞丐给了老板五十万零一元,老板惊奇道:你这是干嘛?
“这一元是我还你的,当年面包钱,而五十万是利息!”
老板热泪盈眶,这使他知道了不能以貌取人,因为外表看起来比你弱的,内心比你强大不知道多少倍!
一个故事作文 篇3
令我敬佩的人很多。如:无私奉献的警察叔叔,自强不息的残疾人,认真学习的小伙伴,每天教导我们的母亲……但是令我最敬佩的还是那清洁工人。
清洁工人每天都默默无言地工作着。无论是炎热的酷暑,还是冰冷的寒冬,他们都在任劳任怨地工作着。他们工作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为了大家,他们不仅把干净的世界给了我们,还给了我们一颗无私奉献的心。
我记得以前清洁工人在我的脑海里是特别脏,而且极不讲卫生的人。但从一件事后我彻底改变了对他们的印象。
那是一年的暑假,我帮妈妈去倒垃圾,正巧看见一位清洁工人在扫垃圾。一群小孩在一旁踢球,突然球滚到了垃圾堆里,因为太脏他们谁也不愿意去拿,正当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他们,原来是那个清洁工人,他把球从垃圾堆里拿了出来,还给了他们两张餐巾纸,对他们说:“给你们,下次小心点,用纸把球托着拿回去洗洗吧”。小朋友们兴高彩烈地把球拿走了,清洁工人也在微笑地看着他们。
就在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清洁工人。我非常敬佩他们,因为他们那无私奉献,不计报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激励我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保护环境。清洁工!一个不起眼6的字,却给人们带来一个清新透亮的世界,不管多累,他们都会把世界的每一处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愿用有限的生命,去谱写人生美妙的乐章……
这就是我崇敬的人,为我们带来美好环境,普普通通的清洁工。清洁工阿姨,我向你表示深深的感谢!
一个故事作文 篇4
我认为每一件事物之间都会发生一些故事和趣事。我也与别人之间发生过许多事情,有与同学的,有与老师的,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与笛子的故事。
我跟我现在这根笛子已在一起相处四年了,这四年来,它一直陪伴着我,我们每一次都一起在台上表演,它帮助过我许多,但为什么说是四年呢?这在其中是有一个故事存在的。
那时候我刚刚来读小学就要开始学笛子,我们先开始学的是竖笛,那时候说实在,真的超讨厌吹笛子。因为吹笛子我老是被老师批评,因为我不去练习,哆唻咪都不会吹,更何况去吹曲子了。然后我就被老师让一下课就吹不许去玩,真是欲哭无泪呀!
后来学着学着会了,也就没那么讨厌笛子了。后来我读两年级了,我们发了童年笛歆这本书,还发了我见高年级吹的横笛。刚发到横笛,我好奇的要命,就想这东西怎么吹响呀?我就像竖笛一样,把它竖着来吹。我用了吃奶的劲吹,但还是吹了半天不响。
就奇怪了,这东西怎么吹不响呢,还把我快累死。我又研究起来。同学见了,哈哈大笑了一阵告诉我说:“你在干嘛,这个是横笛是要横着吹的。”我恍然大悟马上又学着横着吹,但吹是吹响了一两下,但那声音可比的上鬼哭狼嚎了,太难听了!
还是老师教了我们,我们终于学会了,用它吹各种曲子,还挺好听的,就是吹起来太累了,没有竖笛吹起来轻松。
我喜欢笛子,因为它为我的学习生涯多了一份点缀,多添了一份乐趣,让我的生活中开满音乐之花,美丽我的童年。但同时也讨厌笛子,因为要背好多好长的曲子,好累呀!也不喜欢上台表演,因为紧张,害怕但可以锻炼我的胆识在之后的岁月中,笛子伴我走过了这漫长的四年,在这四年中它带给了我许多喜怒哀乐,让我学会坚强努力,让我的生活更美妙丰富快乐。
这是我与我的笛子之间发生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有趣啊!
一个故事作文 篇5
暑假我和姑姑兴高采烈地来到海边,姑姑从车上拿出一筒荧光棒、灯笼等玩意,我们看见了,都开心的拿着玩。不料,意外就发生了。
我因为用力过度,而导致荧光棒被我弄破了一个小孔。
开始,我一点儿也没有发觉,后来,我感觉到有液体般的东西见到了我的脸上,我下意识的朝下面看了看,荧光棒里面的液体都溅到了我的手上、衣服上。我便停了下来,然后叫姑姑过来,姑姑闻声便走过来说:“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些有没有毒啊?”“怎么办,没有纸巾啊!”我带着空腔说,看着自己这副样子,让我苦笑不得。正当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有位阿姨走过来递给我一包纸巾说:“小妹妹,先擦擦,不用怕,这些都没有毒。”“谢谢!”我感激的说了声谢谢后,便拿着纸巾往身上擦。擦干净后,我把纸巾还给阿姨,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谢意。“没关系,我们互相帮助很平常。”阿姨和蔼地说。聊了几句后,便继续赏月,玩耍。抬头望着月亮,发现今年的月亮是最美,最大的。天空无比的蔚蓝,一阵风吹过,心中就好似有一股清泉流过!
原来,文明就像一盏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少一些。一张纸巾,对我来说,是一份关爱;一个座位,对老人来说,是一种爱护;一句话,对别人来说,是一种体谅。
文明,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