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演讲稿》透过言简意赅的语言,传达了中秋节团圆和感恩的重要价值。演讲稿以家庭、友情为主题,呼吁人们珍惜亲情、友情。这篇演讲稿唤起人们对中秋节文化的热爱和思考,激励大家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秋节演讲稿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其来源被赋予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么透过层层传说的幻化,我们为什么要庆祝中秋节呢?
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曹文轩说:人类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还依然在无家的感觉中。我们身处现在的时间节点,暮然回首,发现过去的人生,就像是电影里配乐的叙事片段,我们的心在向前推进的每一帧画面里寻找着皈依的地方,渐渐脱离最初的那个被亲情围绕的温暖的豆荚。我们需要一个契机,或许时间短暂,却可以让我们重温情感的羁绊,去填补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团圆情结。每逢佳节倍思亲,若是分隔两地,纵有良辰美景也沦为虚设,有亲在旁,围桌畅谈,不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凄凉,徒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和睦,中秋佳节之意义得到了体现,届时容身在温馨氛围中的我们大可叹曰:绝景良辰难再并。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在我们熟悉西方节日的具体日期比亲人生日更加铭记的今天,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概念里只是调养生息的机会抑或是成为热爱文学之人附庸风雅的话题,佳节的来历,前人赋予的神奇色彩再不为人们津津乐道,文人墨客的诗意文字大多尽散在历史的遗风中,而不为我们推崇的腹中底蕴。如果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再是日历表上生硬的数字,不再是平凡普通与往常一般无二的分秒,那么是否可称得上是无愧于五千年来的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当中国梦这三个字成为众多报刊,杂志的醒目标题,当中国梦这一精神成为先进工作者内心的正能量,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梦并非异想天开,而是从对中国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所以为了践行这一精神,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正确地认识它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节演讲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落叶飘摇,秋意渐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中秋佳节话感恩。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这一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最圆最美,所以从古至今中秋节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这一天游子归家,合家团聚,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你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正是中秋节的魅力所在。
中秋最重的是亲情,最动心的是思念。同学们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在家里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家人的感恩——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在学校,清晨的一声问候,同学需要帮助时伸一把手,是我们对师长学友的感恩 ——感谢老师给予的教导,感谢同学们一路同行;在外,我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是我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谐社会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在此,我预祝老师们、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在中国,中秋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她寄托着我们无限柔美的情思,承载着我们无比浪漫的情怀,传承着我们无比高雅的文化精神!中秋!风清月明,柔情四溢。中秋!小河与大海相思,旷野与天空互唤,草木与阳光相依,星星与月亮相悦。中秋!更是把父母与儿女,爱人与亲人,游子与故乡的心紧密相连。
中国人是重情谊的,中秋节是个多情的节日!“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人们毡席地坐,登高赏月,遥寄远方,倍思亲人。无论何时何地,云卷云舒、星月轮回,改变不了的是人们心中深远悠长的思乡之情,挥之不去的是我们对爱人、亲人、友人最缠绵最真挚的不了情。这些深情浓浓的汇成了中秋节圆圆的明月,汇成了人们心中深挚的期盼:让天宫月娥免去凡间灾难,送去我们对亲人朋友最真诚的祝福,愿我们的海外游子、台湾同胞早日回归祖国怀抱!
中国人是浪漫的,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中国人是富有想象力的,中秋节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月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人类未来希望的“第八大洲”,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人的想象就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引力,在月色清朗,灯火阑珊的中秋,明月寄托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与神往,寄托的是中国人富有创造性的飞天梦想。如今,飞天已不再是梦想,20xx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壮美升空。火箭腾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阳和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从此,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进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华民族的`振兴又开启了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兴旺和平的时代里,在这个祥和美好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更想对大家说:请珍惜家人和师长对我们的爱,珍惜我们的同学情,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吧!让我们为亲人更加幸福,祖国更加富强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吧!
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秋节演讲稿 篇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国旗下的演讲是庄严的,我很荣幸代表我们xx班做此演讲。我等这次演讲等的月儿都圆了,不错,我演讲的题目正是“中秋节”。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更是一个符号,这符号背后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道”。
大家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其他三大都已消亡,只有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今变得更加强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文化的一个符号。
中国文化将“春、夏、秋、冬”配之以“生、长、收、藏”。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亲人们在皎洁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共同品尝丰收后的五谷、瓜果、月饼,“举杯邀明月”。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有诗意,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精神文明的格调是用诗词升华的。我们对月亮更是情有独钟,所以才有许多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疑惑;“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忧愁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感慨。大家不是为欢聚而欢聚,这样的欢聚是为了和亲人团聚,感受家庭的和睦。而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孝,孝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尊重、爱戴,是一种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行为规范。父慈子孝、母爱儿贤、兄弟和睦是真正的中国家文明。大家都知道,有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有和谐的社会、稳定的国家。
最后,我希望大家的这个中秋节不仅仅是快乐的,更是有意义、有内涵的。这内涵便是传承。这传承,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中秋节演讲稿 篇5
我来自江南水乡,来到西安,作别了故乡的莺飞伴草长。
我来自茫茫塞北,来到西安,作别了故乡的黄沙与山梁。
我来自中原沃野,来到西安,作别了故乡的牡丹和豫剧。
我来自西南横断,来到西安,作别了故乡的嘉陵与长江。
多少次午夜梦回,我咬着被角,拭干面颊边淌下的思乡泪水。
多少次面对明月,我低头默想,总有一缕皎洁的银光照进家中的窗帷。
多少次仰望蓝天,我睁大双眼,猜想哪一朵是从故乡飘来的白云。
多少次拿起电话,我紧握听筒,轻轻地说:妈,今年十一,我不回
当水乡的款款秀色,变成了秦川的沃野流金,
当塞北的草原骏马,变成了秦岭的黄土无垠,
当中原的豫剧梆子,变成了秦腔的高亢磅礴,
当横断的山河相间,变成了皇城的鳞次栉比。
我曾心酸,我曾彷徨,
但心中更坚定的,
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神往。
这里开中华文明之先河,
这里是华夏历史之发祥,
这里有孕育十三朝古都的皇天后土,
这里展五千年过往的长风激浪。
青铜在这里铸造出周的鼎盛,
石鼓在这里奠基起秦的富强。
瓦当在这里演绎汉的恢宏,
六骏在这里啸出唐的豪放。
在中秋的明月下,我遥寄点点相思,
在团圆的月饼旁,我将脸颊边的泪水轻拭,
既然终有一天要离开家园,展翅翱翔,
就让我们至此,对着月光呼唤:
西安——你是我的第二故乡。
---------
故乡月色,今夜最难描摹。问天涯倦客,举杯时,可认得伐桂吴刚,捣药玉兔,奔月嫦娥?五千年一轮满月,九万里四方山河——放天灯,舞火龙,踩高跷,撒豆沫,拜中秋沧海明月,祭银汉长虹卧波。乡情酿酒醉故人,说不够销魂往事,岁月蹉跎。从来是丹桂飘香,离散游子,悄然动情把乡恋揉破。却哪堪鸟鸣秋涧,夜静秋山,菊品秋韵,亲人梦断说离合。
陶渊明喻月曦皇上人,李太白邀月对影长歌,苏东坡赏月把酒问天,曹雪芹吟月红楼独坐。月到中秋,乡音或听江南语;情重团圆,故土还邀塞北客。且喜玲珑秋月,给神州一杯醒酒:炎黄儿女,盼天下万代祥和。读懂满月就是读懂团圆,拥有中秋方能拥有祖国。渔舟宜唱晚,一泓秋水生白露;玉人教吹箫,三秋桂子花雨落。携手南北东西,挽臂海内海外,中秋夜,共人间悠悠唱和。